一、家长别替孩子选择
著名行为心理学专家汤天顺老师指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六个关键点,即身体成长、思维感成长、形象感成长、动手能力成长、人际关系成长、人生观成长。这六个关键点也是区别不同孩子的特质。这六个方面的发展,缺一不可。
汤老师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在替孩子做各种选择。比如看到别的孩子在学吉他,就让孩子去学吉他;不久看到别人学钢琴,立马转变风向,买架钢琴让孩子学习。家长本着“人有我有”的心理在替孩子做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往往并非是孩子想要的,只是一种应时的选择。家长在替孩子做某种选择时,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建立在对自己孩子所具备的条件充分考虑的基础上。
“别做,快回来,爸爸带你去什么什么地方。”这些话很多家长都会说。汤老师建议家长这种指令性很强的话最好不要讲。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就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多做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做选择,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你觉得呢?为什么呢?有没有更好的呢?
二、老师的怨言别说给孩子听
如果孩子喜欢任课的老师,那么他们这个科目的测试成绩就比较高,反之就低,这就要求老师与家长建立良性关系。家长别太相信孩子的话,孩子的话极容易影响家长,最后家长对老师形成坏印象。家长要时常去拜访老师,家长见老师时可采取单独谈。即使自己的孩子真的在校表现很差,老师一肚子怨言,家长也不可把这种怨言直接说给孩子听。而应该采取“欺骗”战术,去激励自己的孩子,肯定孩子。
汤老师指出,现在老师普遍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度责任心而当着孩子的面向家长投诉。“打和骂都不能改变行为。”家长怎么看自己的孩子,老师怎么评价学生,会使孩子进入“预设角色”,觉得自己就是不中用,没能力。
与形象感相联系的是偶像感,如果孩子不能从生活中获取正面积极的“偶像”,就会倾向于去游戏中寻找“榜样”,这往往是引发儿童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汤老师认为“家长就可以成为孩子的偶像”,对孩子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