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路校区的校少年科学院,对学校边上的娄家湾河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
据了解,今年3月起,三墩镇城建管理部门河道科对辖区河段进行集中治理,在经过治理后,各方面的情况是否得到了改善,队员想通过科考来一探究竟。
学生自己制造测量工具
早上8:30,队员们被分成两组,开始对娄家湾河的11个测量点进行科考。别看他们还是五六七年级的学生,但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都很出众,其中不少测量用具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
在圣苑小区边的测量点,严逸海拿出一个白色塑料盘,盘下面绑着一个铁制锥状物,盘上面绑着一根皮尺。“这是测河水的透明度,只要把仪器沉入水中,一旦白色圆盘看不到了,露出水面皮尺的刻度,就是河水的透明度。”说着,严逸海拿出一根长棒,把皮尺另一头系在长棒上,把长棒徐徐往河中央递。“透明度一定要在河中央测,若在河边测因为河床较浅,测量器具可能直接碰到河床上,这样测出来的透明度有误差。”
河中央,白盘在慢慢下沉,突然消失在视线里,严逸海立马停住了下放的皮尺。这时边上的队员拿出望远镜查看露出水面的皮尺刻度:“86厘米。”“透明度很不错啊。”边上立马有队员评论。
带队本次科考的施老师说,除了透明度,孩子们还会对各检测点的河宽、河深以及水样的PH值、溶解氧等数据进行测量分析。
保护河流有助减轻城市内涝河道治理前和治理后,会有多大改变?队员们选择娄家湾河位于丰潭路新文桥这个点做检测。“桥下有一扇闸门,西面河段已经过治理,东段则还没有治理。”施老师说,桥东西两侧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差异比较明显。比如,桥西河水溶解氧是5.16毫克/升,桥东为8.2毫克/升。作为测量水质的重要指标,溶解氧越低,说明河水自净能力越强。再比如,桥西河水PH值为7.39,是弱碱性,桥东河水PH值为7.76,为碱性。人们一般喝的水PH值在7.1-7.2间,最高不超过7.4,桥西河水的PH值属正常范围。
“从学生科考的数据大致上可以看出,治理过的河道各方面都得到了大的改善。”施老师还举例说,队员们共考察了约3800米的河道,河道平均宽度20米,平均水深1.73米。根据三墩镇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3月治理清淤河道平均被挖深了50厘米,治理后河道可蓄洪38000立方米,能为减轻城市内涝发挥重大作用。
通过科考,队员们呼吁,治水需要各辖区一起行动,除了政府努力,市民也要提高环保意识。科考过程中,队员们还看到,某河段有排污口,甚至还有人在河边洗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