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因为不甘心,所以有逆袭 点击次数:3.51万

      当高考状元的传奇故事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时,我们想试着将视线反转,去关注那些高考中的失意者。从高考失意的阴影中实现逆袭,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更具有励志和示范意义。

      本期“评论/人物”版呈现的是一篇自述式的文章,该文作者名叫林鑫,不久前刚毕业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这所被誉为“美国记者摇篮”的高等学府。林鑫为福州一中2009届毕业生,曾担任福州一中学生会副主席,文艺部部长。这是一位颇有些“怪才”味道的90后——他4岁学钢琴,14岁开始写曲作词,他还在母校举办过个人音乐会,还为母校创立了创意基金。

      多才多艺的林鑫在高中时期也面临偏科问题——100分的英语卷子,他常常只能考四五十分,数学也是他的弱项。2009年,林鑫高考失利,无缘一本。林鑫从高考失利的挫败中走出,到成为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毕业生,这种跨越是如何实现的?小编与身在美国的林鑫取得了联系,他将用自述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

      我始终相信好的沟通能够解决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

      我高中学文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生会和社团工作中,而成绩一直不太理想。高三拼尽全力,省检的时候文综取得了258分。但是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成绩很不稳定,尤其是数学。

      高考前我通过面试获得了厦门大学20分的自主招生加分。这意味着只要高考发挥正常,再加上20分的加分,我将有可能被厦大录取。然而我的高考成绩不尽人意。语数英三门共有360分左右,还算可以,但是文综只有200分出头,比省检低了近60分。

      本科一批录取线以下10分、排名6000开外的高考成绩让我感觉到走投无路。我根本没去向任何老师咨询该如何填报志愿,因为我觉得自己不但让父母失望,还让一中的老师们失望。发挥失常带来的打击、不知未来该如何的迷惘和不甘心的心理让我几近崩溃。

      不过凭着一中磨练出来超强的心理素质,我决定冷静下来分析一下我的几个选择。第一个想法就是复读,家里的长辈都觉得复读是唯一出路,可是我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再读一年我怎么能保证悲剧不会重演?当时也有不少学姐学长劝诫,复读若不是底子非常好,来年可能难有质的飞跃。

      除了复读,另一个选择就是按照现有的分数报一个最理想的院校,到了考研再努力考取一个更好的学校(后来见过很多事例表明如果本科阶段足够努力和有恒心的话,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我有没去寻求专业的填报志愿指导,我所报的学校没有一个录取。

     当时我感觉自己像站在悬崖边上,我决定再和前辈们聊聊。我始终相信好的沟通能够解决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很多人做不出正确的选择,大多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沟通,也没有足够的渠道去了解不同的信息。

     在众多反对声中,我选择静下心来听我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一个高中就去新加坡留学的朋友问我有没有考虑过出国留学。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跟我提出国留学这个建议,也是我第一次认真去思考它的可行性。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是雅思托福,不知道什么是SAT,更不知道高考失利的我如何获得国外高校的青睐。这位同学认为我的性格比较外向,也喜欢和别人交流,同时拥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出国留学是个很适合的选择。在得知我将来想从事媒体行业的工作时,她建议我考虑申请美国的大学,毕竟美国的媒体行业比国内发达的多。

      这一番交谈,让我从内心里感觉到人生又出现了希望,原本因为高考失利而消极的心态发生了转变,真正体会到了“上帝给你关了扇门,又给你开了扇窗”。我立刻开始研究留学的具体要求。当时家里面反对声一片,主要因为父母就我一个孩子,不舍得我离家太远。加上父母对留学没有任何的了解,出国留学开销大,经济上对家里是个巨大压力。在众多反对声中,我选择静下心来听我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始终觉得留学不仅是一条出路,还是一条能让我看见梦想的出路。

      我不甘心因为一次失利就被迫选择我不喜欢的院校和专业

      经过对留学诸多方面的对比和分析,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高考失利或许会对我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我不甘心因为这一次失利就被迫选择我不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我愿意挑战一下人生不同的可能。

      于是当我同届的同学们9月份进入大学就读的时候,我开始了留学准备。先报名了雅思班,三个月后取得雅思7分,并在年底考完了SAT。第二年1月份开始我在新东方教课,2月被全美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密苏里大学录取。入学后第二年,我成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创办福州一中史上第一个学生创意基金“GIFT基金”。本科第三年我交换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并在毕业之前拿到福莱国际传播咨询公司管培生项目的offer。这个项目在全美只招19人,我是其中的一名。

      这一路在他人眼里看来精彩的逆袭,却我是自己摸索着走来的,背负了太多的压力,面对太多的质疑。匆忙地找了中介、选择了学校,匆忙地踏上留学征程,这段旅途比高考还要辛苦。若是当初有人能够从我的角度,在高考以后指导我,帮助我看清人生方向,也许会轻松一些。不过现在看这一路一晃五年,kinda crazy,right?

      前两天我跟我的高中班主任孟老师谈到我失败的高考分数,他回复我,“你做了最适合的自己和最好的自己,我为你骄傲”。人生总会有失败和起伏,每一次的跌倒都可以看作是一次自我历练。如何在绝境当中学会扬长避短,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我很庆幸我的这次跌倒是在我的18岁,而不是28岁,或者38岁。它让我在青春刚开始的时候,认清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帮助我发现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也让我学会成熟大胆地主宰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