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特教十八载 用陪伴教会孩子成长 ——记杭州市第二届师德标兵萧山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邱必文 点击次数:9.2万

  【编者按】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师无疑是一所学校的筋骨。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教师的品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2013年度“寻找美丽学校”活动开展之际,我们寻访杭城各所学校的教师,感受他们心中的美丽学校,分享他们的教育情怀。


   “特教老师”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不是有心发掘,这个群体很少会被公众注意。就是这样一群不为人知的老师,长年累月地面对着一群身体或精神都有缺陷的孩子,为他们付出比普通老师更多的心血,却未必能享受到和普通老师一样的成就感,有些孩子甚至都无法记住他们的陪伴。然而这群老师却甘愿真诚而无私地付出,杭州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邱必文老师便是他们中的一位。“和这些孩子在一起让人感觉生活非常纯粹。”正是这份“纯粹”,让她在特教的岗位上奋斗了18个年头。

  成为孩子们的好“妈妈”

  和普通老师不同,特教老师除了管孩子的学习之外,在学生的生活中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有不少都是住校生,因为身心缺陷,所以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欠缺,无时不刻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关心。

  邱必文刚成为特教老师的时候,为了更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好好照顾学生,她也搬到了学校宿舍,和学生同吃同住。18年过去了,照顾学生的基本起居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时候,大到孩子生病,小到头发乱了、衣服皱了,她都要管,即便是有时候,孩子把排泄物弄得满裤子都是,整个房间弥漫着让人作呕的气味,她还是会忍着恶臭帮孩子换洗衣物,安抚孩子的情绪。

  “那年我才21岁,从来没有过那样的经历,但是作为一个特教老师,我必须要克服这个问题。”邱必文说,“虽然后来我一天都没能吃下饭去,但是当看到这个学生再次活泼开心地用手语和我说‘谢谢’的时候,我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正是邱必文这一颗“为了孩子什么也不惧怕”的心,让学生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暖。如今,每当邱必文早上踏进校园后,就会有一群又一群的学生扑到她的身上,紧紧地抱住她,喊她:“妈妈,妈妈……”邱必文说,这些拥抱、笑脸和一声声呼喊,满足了她做一名特教老师的最大幸福。

  用“爱心+专业”去教学生

  作为“师德标兵”的邱必文,觉得有太多人对于特教的“师德”定义有一些片面。 “如果特殊教育者不把专业性放第一位,其实对孩子一点帮助也没有。”她认为特教老师光有爱心还不够,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

  在她看来,若只是像保姆一样照顾这些孩子,那孩子今后是无法过上正常、独立的生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教老师必须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明辨是非。

  但是要引导这些有着自己精神世界的孩子进入到正常人的世界谈何容易。为此,邱必文做了不少尝试,研究了不少办法,投入了不少精力。

  曾经有一位学生,虽然成绩中等,但是写得一手好字,白天在学校也能够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随堂作业。但奇怪的是,这个学生却常常把回家作业忘在家里。邱必文知道这件事后,先进行了一番了解,发现其实是这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说谎欺骗老师。

  发现这个情况后,邱必文并没有批评他,因为相对于严厉的批评,温和的引导更适合这些特殊的孩子。于是,邱必文拿着学生的作业本对他说:“你看,你的字写得多漂亮啊,你得了五角星高兴吗?”他得意地点了点头。邱老师又拿出别的同学的本子说:“你看,他的字没有你漂亮,数一数却有9个五角星,你怎么会比他少呢?”这位学生低下头似乎明白了,邱必文进而引导道:“你好像作业少了几次,如果你补上,老师照样给你写上五角星。”

  本来以为要接受严厉批评的学生,没有想到老师会如此地宽容。而这些技巧性的引导,也帮助这名学生慢慢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正面的引导使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事数不胜数,而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邱必文一直钻研教学方法的坚持。

  的确,特教老师不可能像普通老师一样,在教师节的时候收到学生的贺卡,无法享受学生功成名就后带来的喜悦。但是作为特教,当自己的学生从不会拿筷子到学会自己吃饭,每一次的进步瞬间都会让他们开心不已。尽管这些喜悦在普通人眼里微乎其微,对特教老师来说,这是需要花上月余的精力、重复千百遍动作才能得到的硕果;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每一次学习更是他们生活中的里程碑。

  用“陪伴”坚守看似平凡却特殊的岗位

  现在已是特教名师的邱必文,其实当年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却是误打误撞。“刚开始我也不知道特殊教育是做什么的,只是觉得可以成为一个老师是件光荣的事,于是也没有多想。”邱必文说。但是当她真正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后,发现现实远没有理想那么美好,落后的设施、人力的短缺……每一个难题都让她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邱必文发现其实这些特殊的孩子比任何人都需要她,于是当年仅仅20出头的她,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18年。年轻的她以校为家,把学生和学校永远排在第一位,就连婚假都贡献给了工作。

  在问及爱人是否因此会有意见时,邱必文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其实我丈夫是个实在的人,从谈恋爱开始他就知道我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他自始至终都非常支持我的决定。”

  后来,邱必文和爱人也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或许是因为成为了真正的母亲,邱必文对于“妈妈”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学生和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投入。当年,特教学校因为人力短缺,邱必文必须身兼数职,往往白天带学生上课,晚上加班做财务出纳的工作,一天下来忙得晕头转向。

  有一次,邱必文的儿子得了严重的败血症,在医院住院,但是邱必文因为放不下学校的学生,只得把儿子交给婆婆照顾,自己仅仅稍作停留就赶回学校。“虽然儿子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吃醋,但学校的孩子们更需要我的陪伴。”她说。

  邱必文在成为“师德标兵”后接受过不少采访,谦虚的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其实我做的事是每一位特教老师每天都在做的,我更希望大家把焦点放在这些特殊的孩子身上,为他们多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