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到底在玩什么?网友“色色童装”的孩子爱抱着平板电脑看动画片;网友“豆腐西施”的女儿则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网友“清醒达孤单”调侃,自家的孩子热衷于摔手机,至于原因,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们最爱干的事还是玩游戏。
电子产品的吸引力,似乎不分年龄。网友“曜忆寒梦泣”吐槽,她家的小伦才2周岁,成了十足的游戏迷。最近,网友“孩子他爹”也发现,自家孩子玩数码上瘾了,“我孩子每天要玩,主要集中在饭前和睡前,一定要玩一阵子才罢休。”网友“爱你無悔”也很无奈:“我家小侄子6岁,一回家就去玩手机游戏。”家长们发现,饭前、睡前、放学后,这三个时间成了孩子玩数码产品的高峰时段。
担忧一:
过度使用,孩子的视力“伤不起”
孩子们对高科技“玩具”越来越爱不释手,质疑声也越来越多。近日,《武汉时报》曾报道称,一名2岁半的儿童去医院检查,发现有近500度的近视,而罪魁祸首正是iPad。自从半年前,妈妈买回iPad,下载了许多画画、儿童故事等学习软件,iPad似乎成了孩子的全职保姆和老师。
同样作为母亲,椒江的林女士也很困扰。这个月,女儿乐乐(化名)刚满4周岁。从2周岁起,她就开始接触苹果手机,切西瓜、泡泡龙、植物大战僵尸等手机游戏玩得很溜。“有一段时间,她一看到我拿出手机就要玩,我怕对她视力不好,在家都不敢拿出手机。后来,我买了个iPad,怕被她看到,每次我只能带到办公室用。不小心被她发现了,我只好骗她说是借的。”尽管如此,林女士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有一天,她发现乐乐总是拼命眨眼睛,视力恐怕已经受到了影响,她这才紧张起来,强迫孩子“戒”了手机瘾。
“我不赞成孩子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虽然有些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但对视力的伤害太大了,总归是弊大于利。”林女士说。
担忧二:
怕孩子被打上“电子娃娃”的标签
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危害不止于眼睛。不少父母或许会对下面这个场景有同感:一个孩子5分钟前还在沙发上乱蹦乱跳,一旦看到iPad就会突然安静下来,紧盯着屏幕不放。就算有人叫他名字,他也没反应。
采访中,一些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宁可在家里对着小小的触摸屏,也不愿意跟家长说话聊天,甚至不愿出门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担心孩子越来越孤僻,打上了“电子娃娃”的标签。一旦强行让他放开电子产品,孩子就哭闹不止,着实很纠结。
“朋友的儿子今年6周岁,一直在用电子产品,但只对游戏有兴趣,每次出门都叫不动,连饭也不吃。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和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吃了饭,就给他玩15分钟手机,他这才乖乖吃两口。”临海的周女士说,“现在,他的父母都不敢买新的电子产品了,可是孩子的游戏瘾已经戒不掉了。他常常来我家,说是找我女儿玩,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每次一拿到iPad,就把我女儿晾在旁边了。”
提醒:
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
儿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心理危害或许不可知,生理的危害却很明显。
记者采访了我市的一些眼科医院,不少眼科专家都表示,以前小小孩的视力不会很差,但现在孩子的视力下降却很厉害,学龄前的“小眼镜”也多了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产品。
杨小姐是台州市立医院眼科的验光员。她告诉记者,现在小孩子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低龄化,有不少孩子三四岁戴上了眼镜。孩子的自制能力差,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必然会导致视力问题。这就需要家长时常监督,减少面对屏幕的时间,经常闭眼休息或者远眺。
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提出,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不要盲目使用眼保健产品。
“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家长最好根据《规范》的要求来监督孩子。”杨小姐提醒,小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在手机里少装一些游戏。另外,家长们要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看看绿色风景,不仅对视力有好处,而且孩子对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也会下降。
“1岁娃竟然也在玩iPad!”要不是亲眼所见,网友“发疯偷抢”简直不敢相信。朋友的小孩1周岁,稚嫩的双手尚不能拿稳iPad,玩起游戏来却很熟练。
1岁娃玩iPad的故事并非孤例。在网友“发疯偷抢”的朋友圈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早成了公认的哄孩子神器,他的担忧随之而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好吗?”
近日,记者在网上发起了关于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调查。在0-6岁的台州儿童中,83.8%的孩子在玩手机或平板电脑,30.5%的孩子每天玩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禁或者不禁,成了不少年轻家长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