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就在前方,开炮!”近日,在镇海中学一号报告厅内,学生们利用一天的时间自导自演了一出《保卫镇海》的情景短剧,活灵活现的还原了当时抗法英雄吴杰保卫镇海的场面。“只有让同学们参与到历史中来,他们才能更好的接触历史、铭记历史。”
镇海中学“寻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指导老师曾老师说,在学校的主动要求下,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聘“寻留”小组学生为区海防馆讲解义工。
据了解,截至目前,“寻留”小组部分学生已结束海防馆讲解义工的培训,剩余学生将利用暑假期间接受培训。“通过担当讲解员的角色,能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历史。”区海防馆讲解指导老师余佼说,接下来学生们需通过讲解词和展物知识的考核,随后便可以在海防馆内担任讲解义工。
在镇海中学,校园内有宁波市级非遗项目镇海海防口历史故事“吴公纪功碑”、“泮池——裕谦投池尽节处”等多处文物遗址,学校还有非遗保护协会的社团,以及非遗项目选修课。
7月4日,学校还成立了宁波首个非遗保护志愿者基地,在镇海区文化馆的帮助下,邀请到虎头鞋、中国龙女红传人、镇海中学68届校友金珊珍以及中国结、香袋女红传人陈佩芬到学校进行现场非遗工艺展示。“下学期,学校将开设《中国结·香袋龙》选修课程,供高一、高二学生选修,目的是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几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传承人。”曾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