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江干区教育局承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4学术年会”,主题是教育均衡与质量提升。副局长费蔚说,从2012年12月开 始,位于这两个区块的四所学校,夏衍小学、笕桥小学、彭埠二小、天成教育集团组成教师研训共同体。四所学校的老师们将共享名师研训资源,让教师发展更加专 业化。
一直以来,江干区的人口导入都很快速。截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中小学生42083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有18857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做到教育均衡,就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费蔚说,这四所学校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之前,老师们出去培训的机会不多,也很少有名师进校园给老师们培训。但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一定要让教师动起来,不能安于现状,所以这四所学校是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而结盟。
从2012年开始,江干区邀请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浙江省师干训中心一起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联盟内的天成教育集团相对比较特殊,全校3103名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分别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这些孩子全部享受与本地孩子一样的师资、一样的教育。
四所学校共享九大“名师工作室”,并且有固定的培训计划。比如朱乐平名师工作室(数学)驻点笕桥小学,每月有一次四校语文教师的培训;沈大安名 师工作室(语文)驻点夏衍小学,每月有一次四所学校全体学科教师的培训;王春晖名师工作室(英语)驻点彭埠二小,每月有两次四校全体英语教师的培训;陈晓 萍名师工作室(科学)驻点天成教育集团,每月有两次四校全体英语教师的培训。
其它五个名师工作室分别是唐彩斌名师工作室(数学)、张化万名师工作室(语文)、童承基名师工作室(语文)、谢玲玲名师工作室(班主任与道德教育)、李宁名师工作室(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