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课抬起头,手机放进兜”、“玩手机容易,学习不易,且学且珍惜”、“不要让青春被手机啃的干干净净”……继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暂别手机24 小时”体验活动后,该院学生会又在班级文明公约中张贴个性标语,呼吁学生莫做低头族。这些个性标语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热烈地讨论,学生们纷纷自行组团,出 谋划策治疗“手机依赖症"。
该院学生会副主席冯依伊是这个活动的发起者。她说:“现在身边的同学都象是被手机‘绑架’了一样,走路、上厕所、洗澡、吃饭都念念不忘手机,长 期跟手机‘深情对望’,睡觉前也一定要刷个微博、聊个微信,没有信号的时候会抓狂、朋友聚会的时候会自顾自拍照、玩手机。提出张贴使用手机的文明用语,就 是想给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同学提个醒。”“不玩手机一堂课,收获知识一辈子”。希望通过这样的宣传,能够让同学们缩短每天与手机“谈情说爱”的时间,多一 点时间出来与朋友聚会、郊游、运动、看书等活动。
“看到标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课走神的时候,爷要玩会手机,这有何妨?但是慢慢这些标语就象无形的气味一样,渗透到了我的身体,让我意识到过 度的使用手机,我视力下降了,使我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应有的知识,常常要课后花更多的时间补习。甚至还会挂科,确实给我 带来了困扰。”该院学生马立棕坦言不合理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会有影响。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工作部林晓影老师说:“学生自己提出开展这样的活动,我听了很开心。他们已经有了自主管理的意识。智能手机给我们的工作、 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我们必须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过度的使用手机,就会影响到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引起警惕了。大学生必须要学会正 确的时间管理,把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有张有弛,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