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孩子上寄宿制学校,通常出于自己工作的原因,无暇照顾孩子。所以总对学校寄予厚望:我把孩子吃喝拉撒睡学都交给学校了,我很信任你们,所以你们得帮我把孩子教好。
在陈盖明看来,教育的信任是双方的。从校方角度,对孩子的培养并不仅仅停留在学业上,更强调做生活中的优等生,所以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用一颗父母的心做教育,爱心和责任是第一位的;而从家庭角度,在帮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先看看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和自己相符。若能一拍即合,就要和学校保持一致,这点对住校生更加重要。
如何让孩子学得开心,生活得温馨,陈校长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伢儿喜欢上学
比什么都重要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才上一二年级,就急着看分数,看排名。超之过急了。
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喜欢上学,比上好学更重要。
寄宿制学校这点很明显,家长周五把孩子接回家,周日晚上就要送回来。那时候,如果孩子开开心心就来学校了,那就是成功的,如果他死活赖着不肯来,那就麻烦了。
有些孩子,看上去学习很认真,却不一定学有所获,认真和专注不一样;认真的孩子不一定成绩好,但专注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我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神,如果他始终和我对视,甚至看不见我的时候还会歪一下小脑袋,那他一定听得很专注。
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比如目前的选修课程,已经增加到72个社团。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火了魔方,我们马上就新增了魔方社团,还有魔术社团。
学校有部分留校生,学校每周六晚上会安排孩子们到星光剧场看电影,去书吧读书,与大学生联谊,这些课外活动,都能提升孩子学习及阅读兴趣。
寄宿慢养情商
孩子更感恩、懂事
现在的准新生家长,多是70末,或是80后,受过良好教育,对教育孩子有理论基础和自己的观点。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养成,智商和情商一样重要。
我一直在观察,寄宿的孩子,情商更高。学校里杭州本地的孩子,都是一个礼拜回家一次,而义乌、温州等外地的孩子,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长时间的群居生活,要求孩子要学会互相合作,宽容大方,不能因为一块橡皮,一句话这样的小事就动起拳头。
除了要宽容合作,想要过好寄宿生活,孩子们还要学会主动交朋友。有的孩子在公园里碰到别家的小朋友,不出三分钟,两个人立马打成一片,这种交际能力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还有一些体现,在于感恩、懂事、阳光。在杭实外念完小学,有一部分可以升入初中部。首届初三毕业典礼,是放在中考分数出来之后进行。本以为,有些外地的孩子,应该不会来了,结果所有孩子一个都不少。他们说,要来谢谢老师。我想,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