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给我们写信了!”昨日,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503班的孩子们激动坏了,一页信纸在他们手上竞相传阅,上面写着:“各位小朋友,你们的文章很好,我读后很受感动,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落款:莫言。
迟到了一年的回信 热心家长“人肉邮递”
学校503班班主任刘发建老师告诉记者,他曾在语文课上,把莫言在诺贝尔领奖现场读过的作品《狼》念给孩子们听。当读到最后时戛然而止,让孩子们来续写结尾。
“《狼》这篇仅440个字的小说,短小易懂,很适合孩子们阅读。”刘老师介绍说,“我当时掐掉了原文结尾,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自己续写故事。”
孩子们自己写的结尾中,有和莫言原著如出一辙的高水平故事构建,也有各种天马行空、充满新意的想象。“我看了后对孩子们的想象力感到十分惊喜,随即让孩子们每人给莫言写一封信,表达自己想对大作家说的心里话。”刘老师说。
于是没过多久,全班33个孩子自己写的信被刘老师整理了出来。“莫言得奖的那一年就整编好了,苦于没有办法送到莫言手上。”他说,这信就耽搁了很久,直到前几天莫言来了杭州,一位特殊的‘邮递员’——班里一位孩子的家长自告奋勇联系到了莫言,这封迟到了一年的信经过家长的牵线,终于交到了莫言的手中。
莫言看信开心与好友分享 激励孩子感受文学熏陶
“好多孩子们写的话让他捧腹大笑,看到有意思的部分他还会和自己的朋友分享,读给他们听。”送信的“邮递员”家长描述了莫言读信时的场景,“莫言收到这封信后十分开心,他说孩子们很有想法,写的很好。”
“这封回信让孩子们非常兴奋、倍受鼓舞,促进了我们班孩子们文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刘老师告诉记者,他一直坚持给孩子们办读书周,鲁迅、老舍、梁晓声、冯骥才……让他们认识这些名家,“只要选对作品,小学生也可以读名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一直浸泡在语言里。”他说。
确实,503班的方悠扬小朋友就给莫言的信中如是写道:“您在演讲词里写到了,‘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一定坚持用文字记录我的世界。这是我和您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