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下午3:30到4:00,是濮家小学大课间操时间,通常,健身操、跑步是常规动作。但这两天,学生开始在练一项新的内容——垫上操。
发明这套操的是学校体育老师吴学俊,他把仰卧起坐、立卧撑等学生平时最不爱练的动作,一一“破解”,变成简单的小动作,轻松易学。
比如坐位体前屈,练习要求两腿并立,上体前屈,用手去碰脚尖。融入到“垫上操”后,就变成了这样:随着音乐节拍“咚,咚”两下,学生下腰前压两下,随即音乐舒缓,换到下个动作,由此循环。
整套“垫上操”的时间很短,只有四分钟,不过吴老师说,这些小动作很有“疗效”,特别是对柔韧性、腰腹力量以及支撑力等方面,有着很好的训练效果,他建议学生还可以搬回家每天练上十分钟。
校长黄凤英也曾“围观”过孩子们的练操情况,觉得很有活力,很正能量。她还说,要把“垫上操”作为一项体育文化在学校深度推广。
在濮家小学,体育运动早已成为一项传承文化,学校督促学生多些锻炼,要求低年段学生多跳绳,中年级学生踢毽子,高年级学生平时做些仰卧起坐锻炼身体柔韧度。学校还有支运动员队伍,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坚持到校训练一个半小时。每天早上七点不到,运动员们在跑道上都齐刷刷地开练了。
黄校长说,学校建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当时学校有位体育老教师,很不服输,带着学生拿下了当年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的冠军,全校师生都大受鼓舞。一年年坚持下来,到现在拿了22个区运动会的冠军。
“体育精神中的拼搏与坚韧,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黄校长说,体育精神是一种提正契机,是激发老师和学生进步的催化剂,一定要传承和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