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巷文具店老板娘包书皮来不及,请来小姐妹帮忙。
9月2日21:11,黄小姐来电:昨天下午我经过一家文具店,门口摆了两张桌子,好多人围着,特别热闹。凑近一看,原来是给学生包书面。现在的商家真会做生意,不光卖封面纸,还帮忙包封面。不过我觉得,书皮还是自己包比较好,那也是一种乐趣。
9月3日12:27,陈女士来电: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昨天开学了,老师说包书皮最好用贴膜,不要用以前的纸或者塑料。贴膜比较服帖,但是很多爸妈都不太会贴,因为贴不好容易起泡,有些文具店的老板会免费帮你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干净清爽,又能保护书。
见习记者林琳,85100000热线肖旭核实报道:黄小姐今年25岁,看到孩子们包书皮的场景,不禁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我读书那会儿,都是自己动手用废旧挂历纸包的书,再用钢笔在封面写上书名和姓名。有些心灵手巧的同学还会包有角的那种,特别精美。现在的塑料封面,套上就能用,方便是方便,但一点书卷气都没有,全是花里胡哨的卡通图案。我想,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崭新的课本,自己亲手包上漂亮的封面,才更有意义。”
其实,在很多人心底都有着包书皮的记忆。
我就是这样,每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白天在学校拿了书,晚上坐在家里书桌旁,就着灯光,用挂历纸,仔仔细细地给每本书包上书皮,然后,认认真真地在每本书的封皮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书名,几本书全部包好,才会心满意足地睡去。
贴膜正流行
老底子包书纸遭冷落
林女士在天水巷开了一家文具店,附近就是天水小学,每年9月初开学时,都会迎来一波“包书皮”的热潮。
“前天上午10点多最热闹,门口摆了两张长桌,专门卖书皮,一大堆小孩子围在旁边,实在顾不过来。”林女士说,“我还特地叫了朋友来帮忙,两个年纪大的帮我看店,还有两个跟我一起包书皮,忙得没停过,一天下来毛收入近2000元。”
现在文具店里出售的书皮大致可分为三类:包书纸、包书膜和塑料套,价格依尺寸大小从5毛到2元不等。据林女士介绍,全透明的包书膜类似手机贴膜,近两年来特别流行,卖得最好,而老底子的包书纸几乎已无人问津。
塑料封套外面透明,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用起来简单方便,一直很受孩子们欢迎,如今也渐渐被包书膜比了下去。“可能老师觉得塑料套太花,小孩容易分心,所以建议大家用包书膜,贴上去也不太看得出来。”林女士说。
带着孩子挑选书皮的王女士一口气买了六张包书膜和四个塑料套,她笑着说:“以前还会用几张挂历纸,现在家里有挂历的都不多了吧。条件好了嘛,大家都图个省心省力,没几个人高兴自己裁纸包书了。”
拿着课本比大小
女孩子挑书皮特别讲究
16:10是天水小学的放学时间。孩子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出校门,摆满书皮的小桌子旁不一会儿就围满了人。
陈同学扎着马尾,背着粉色米奇书包,拉着姐姐凑上前来。她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练习册,又拿起几个塑料套比划着。姐姐觉得包书纸的图案更好看,也抽出四五张让妹妹挑选。
小姑娘抬起头看了一眼,有些犹豫:“这个我不太会用。”姐姐说:“没事,我可以帮你包,你喜欢哪个花色就拿哪个。”
陈同学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买塑料套,她还特别叮嘱老板:“给我挑五个不一样的。”中号的塑料封套8毛一个,陈同学付了钱,细心地把封套卷成一卷,塞进书包。
文具店老板说,小孩子挑塑料套时主意很多,男孩子一般都要“铠甲勇士”、“赛尔号”等,女孩子更加讲究,喜欢“魔卡少女小樱”、“轻松熊”、“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些时兴的卡通角色,粉色的最好。
包书皮成了惯例
老师说可以培养爱护书本好习惯
我们在天水小学随机询问了十几个一到五年级的孩子,个个都给书包了封皮。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大多是父母代劳,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通常自己动手,也有一些买好后直接就让文具店老板给套上、贴上。
教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李老师说,开学包书皮已经成了一种“惯例”。“我们作为老师,会建议孩子把书包一包,培养他们爱护书本的好习惯。现在一发新书,大家都会跑去买书皮,10张一包,整套整套买的人也很多。”
李老师说,老底子包书的方法很环保,但也存在问题:低年级的孩子不识字,几本书都用白色挂历纸一包,看起来差不多,不好区分。
相比之下,贴个包书膜更实用,既不会遮挡书面图案,又比塑料封套耐磨损,而且轻巧服帖,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什么变化。
有些心思细腻的孩子,包书特别考究——贴一层膜嫌不够,外面还要再套上一个塑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