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我就不需要家里给我提供生活费了,特别自豪!”说这话的人叫方浩列,是金华婺城区九峰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2012届的毕业生。在2010年,方浩列同学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市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后,被上海畜牧局“相中”,每个月,上海畜牧局向方浩列预发1500元生活费,希望早早预订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高中生,为何能具备如此的专业水准?一切都应归功于校方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科学化建设。
九峰职校所在地——金华市婺城区,是省内知名的畜牧业强区。该区具有明显的畜牧业地域优势:区内约计家禽饲养量380万羽,生猪饲养量80万头,奶牛存栏2.4万头。然而,婺城却面临着新型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人才极度匮乏的窘境。
面对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九峰职校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这一实际出发,坚持走“农字号”可持续发展之路,校长张建瑜更是提出“三个发展力”,多管齐下做精、做强农学类中职学校品牌。
学生发展力
在于培育既有职业技能又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九峰职校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在传授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教室到实训室,“走出课堂,融入实体”。
学校依托省级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建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让“农字号”专业学生在校团委组织下,以社团形式参与创业基地管理,养殖“珍珠鸡、贵妃鸡、兔子、狗”等多种动物。
从养殖到管理再到销售,学生全都亲手操作,这就既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创业知识,也能掌握相应的技能。“创新创业平台能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实训能力的基础上,全面体验实践过程,真正掌握一技之长,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择业基础。”张校长说。
专业发展力
在于与当地主流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
九峰职校为什么坚持走“农字号”之路?张校长的回答是:“除了历史原因之外,我们充分认识到,专业要有持续的发展力,必须与当地主流经济发展实现无缝对接。”
婺城有着“浙江省畜牧强区”、“中国南方奶牛乳制品之乡”、“中国茶花之乡”的美称。婺城区农业以粮油、畜牧、花卉、苗木等为特色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发展。
而婺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和新农村建设,急需具有新型农业技术、具有管理水平的人才,也急需一批走出校园就能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张校长说:“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我们一方面做精、做强畜牧兽医专业,另一方面,调整专业结构,建设了观光农业经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气技术、农机运用与维修、农场品储运与营销等五大涉农专业,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具有就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农字号中职学校发展力
在于拥有一个满足学生、专业、社会需求的校外实践实体
近年来,九峰职校坚持以培养具有“爱农、学农、事农”意识的现代新型三农建设人才为己任,为学生掌握就业能力建构平台。
张校长说,我们坚持走农字号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年起,学校将建立一个校外实践实体,充分利用高山资源,开发创建“金华九峰职校绿色环保食品基地”。
这个基地将建在海拔800米的山坡上,包括高山土猪、高山土禽、高山食草动物、高山冷水鱼等动物的养殖实验区,以及高山蔬菜、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区,也包含农产品仓储及配送区。基地总面积约为500亩,分两年建设,预计总投入877万元。
基地建成后,能满足3000人的蔬菜、肉类、鱼类等纯天然无公害食品供应。食品基地一方面能满足学校畜牧兽医、观光农业经营等农学类专业学生实训实践需要,另一方面也能解决一部分纯天然绿色食品的市场供给。
学校简介:
创办于1958年的金华九峰职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位于金华市汤溪镇(金西经济开发区),傍依省级风景名胜九峰山,校园幽雅、清新的自然环境和健康、丰富的人文环境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浙江省扶贫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