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校园的围墙很高,学生出不去,北风进不来。在这围城之中,教师们天天教授着书本上打印的知识,学生们日日求证着祖先早已证明的公式。他们对那个围墙外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和期待,却又饱含着陌生与恐惧。
“这样可不行!”作为绍兴县职教中心的校长,倪国兴深知与社会、企业接轨,产学研结合才是职业教育的命脉所在。而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学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专业教师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足两大问题必须解决。在倪国兴心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推倒那堵墙!”
学生:在学校教室里工作,于社会岗位上学习
走进绍兴县职教中心4000多平米的纺织教学工厂大车间,可以看到学生正按不同的工种分成4组,每组都跟随一位技术师傅在机器上实训操作。“这里可不是学校的实训室,而是真正的工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薛水林介绍说,“为了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够接触企业的真实工作,学校于近年来推行了‘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建立教学工厂、开辟企业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的整体融合。目前学校已通过招投标,引进了纺织、机电、汽修三家工厂入驻校园,成为了用于学生实训的教学工厂。”
在这些教学工厂中,专业教师成了企业的技术人员,企业的师傅成了学生的指导教师,而学生生产的是可以真正上市的产品。这样的环境使得“学生”与“工人”的角色实现了“无缝对接”。除教学工厂外,学校还先后与70多家企业结成紧密型合作伙伴,120多家单位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企业进校”之外,“校进企业”也是绍兴县职教中心产学结合的一大创新。2012年起,绍兴县职教中心烹饪专业推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试点班的学生不但有老师言传身教,每人还拜了一位酒店的师傅一对一学手艺。他们的身份不仅是中职的学生,同时也是酒店的带薪学徒工。
与烹饪行业传统的“学徒制”有所不同的是,这些学生在酒店做学徒工期间,职教中心的老师仍然会在每天上午来酒店给这些学生上文化课,传授基础和专业知识,下午的时间一般由大厨师傅向“弟子”手把手地教手艺。在这期间,如果学徒和酒店双方满意,即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学徒毕业后就能正式被录用为酒店员工。
“‘学徒生’一半时间在一线岗位以‘师傅带徒弟’方式接受训练和开展工作,另一半时间学习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可以迅速成长为左手拿职业资格证书、右手拿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长倪国兴介绍说。目前,绍兴县职教中心已准备在纺织和汽修两个专业推广“现代学徒制”。
教师:专业教学的“顶梁柱”地方经济的“及时雨”
在绍兴县职教中心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上,教师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职校教师与普高教师的不同点在于职校教师不仅要是‘理论大师’还得成为‘技术大师’。”倪国兴说,“因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一直坚持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并提出了教师培养‘八大工程’。”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绍兴县职教中心提出了“企业轮训式”培养,“校内集训式”培养,“教改实践式”培养,“进修提升式”培养,“专家引领式”培养等培养模式。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车间进行轮训,在企业任一定职务,实质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高校教授等,集中时间对老师进行集体充电,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技能素养。
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专业教师积极投身学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前往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培训机构进修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
而在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绍兴县职教中心的教师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内教学中发挥能量。他们还以技术专家的身份走出校园,直接服务于绍兴的地方经济发展。“学校成立了‘技术服务区’、‘研发中心’、‘名师工作室’等产、教、研一体的平台,为教师创设接触企业、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并鼓励教师加入各行业协会,鼓励、组织教师参加行业考证,搭建行业与职业教育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平台,通过‘双百工程’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为企业直接解决技术难题。”倪国兴说。
据了解,由绍兴县职教中心成立的技术设计服务区、教师原创工作室、研发中心等,仅2011年一年就直接服务企业2300家,服务项目5500多个。为绍兴当地的纺织印染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一位受益于职教中心教师科研服务项目的纺织企业主直言:“启用新设备、培训300名员工,一年增加500万元效益,他们的到来真是一场‘及时雨’!”
2012年11月,在省教育厅“浙江省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绍兴县职教中心《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该奖项是我省职业教育领域唯一的政府奖,也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最高荣誉。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一贯重视校企合作,其中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大大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近几年,学校更是依托优势专业和技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在校企深度合作上做足文章,搭建五个产学研平台,实施六个与企业共建,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全力推进学校建设。
学校名片:
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地处经济富庶、万商云集的中国轻纺城-柯桥,系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系浙江省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协作会执行会长和秘书处单位)、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浙江省首批合格中专、浙江省首批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首批产学研联合体、浙江省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浙江省专业教研基地、浙江省级文明单位。学校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绍兴学院、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绍兴县工业学校、绍兴县成人教育中心四块独立的牌子,实施“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成教培训”三种层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