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完后,汪建红校长(右一)回答家长们的提问。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 从教32年,汪校长说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不惑”的年龄,积累了、沉淀了,回过头来看教育,更加明白哪里是短板,要怎么改。
当天的讲座,她也把这种“改变”带到了现场。
一上来,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汪校长把话筒递给了家长:你觉得,学校最需要为孩子们做什么?
毫无心理准备的家长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重复了一遍问题后,家长们侃侃而谈起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应该让孩子搞明白,读书到底是为什么?我女儿6年级了,明显地感受到和孩子的代沟,我该怎么帮她渡过这个时期……
话筒转了一圈,回到汪校长手中,她说,话筒拿在家长手里真当“很紧张”。
“话筒给你们了,我得先听懂你们的话,再提炼出其中的价值观,最后才能做出合适的回应。”她用这样的开场,跟家长解释学校正在进行的一项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汪校长说,在课堂上,老师们也会有这样的“紧张”:学生的想法,有时候超出他们想象,听不懂的情况常有,搞不好还会“出洋相”。一开始难免会状况百出,汪校长却感叹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在小组里,学会愉快交流、合作。
汪校长说,选学校的标准很多,她的理念是要高分也要高能。
“我们要高分也要高能,帮助学生考上理想的高中,但不是用猛扎进书堆里的方式。家长帮孩子选择学校时,往往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如有人说,只要升学率高,我就放心,其实还是家长以自我为中心。现在我们提倡,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这里,是学生们创造的学校,他们才是主角。”
初中六个学期,用八卦的智慧来安排
初中三年,六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有特定的主题,我用两副卦来解释这三年的规划,分别是“乾卦”和“坤卦”。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初一上学期,是“潜龙”。
这个学期讲分数没有多大的意义,关键词是“衔接”,孩子升入中学后,学习习惯、人际交往习惯,有没有跟上。初一期末考试,考得好不好,没有关系。而是要透过分数看孩子的学习习惯,看他有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
初一下学期,是“见龙”。
意思是,经过一个学期后,大家相互熟悉,学生的个性渐渐明晰起来。这条“龙”显示出来后,学校要做什么?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发展个性的平台。
初二上学期是“惕龙”。很多同学这时进入青春期,容易出现突然间的转变,如果家长老师不注意,就可能走上弯路。
我遇到过一个孩子,成绩一向很好,但有段时间突然下降了。家长不要以为,考试就是为了看分数;其实它可以透露很多信息,可以测试学生的心思到底在不在学习上。
学校有个监控中心,专门分析孩子一段时间的表现。发现这个孩子的变化后,我们就去找原因,发现是家庭问题,父母离异给她很大压力。青春期,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在心里时刻关注,不要让孩子关起门来学习。
到初二下学期,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跃龙”。
从这个学期开始,学习的难度明显增加,孩子压力增大,这时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
初三上学期,是“飞龙”,哪些学生可以考进前三所重高,哪些可以考进前八所,已经很清晰了。
最后,不要忘记还有“亢龙”这个阶段。“亢龙有悔”,最后一个学期,尽量不要让这个阶段出现。比如有些孩子到初中毕业会后悔:坚持了6年的爱好,初中全荒废了;为了学习,眼睛近视了;睡眠不够,个子没长高。
当然,不要忘记还有“坤卦”。
“自强不息”之外,还有“厚德载物”,发展自我同时,也要成就他人,要和他人共同成长。如果没有“成就他人”的意识,这个孩子走不远。马云的一个演讲,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要开始考虑赚钱的时候,是你帮别人真正赚了钱的时候。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理念。希望学生,当你成绩好、有特长时,你能不能贡献出来,跟大家一起成长。
问:从小学进入中学,如何做到无缝衔接?
答:我的建议是,大家在给孩子选择学校时,先看学校的理念、价值观是不是一致。比方说我们在实行的小组合作,如果家长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还把这样的想法灌输给孩子,那么他肯定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喜欢十三中,做好进入十三中的准备,家长也要继续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陪着他们成长。
问:十三中这两年的升学情况怎样?
答:这两年的升学率,前三所重高达到35%,前八所重高达60%,前十八所优高达到80%。今年我们有67个学生获得保送资格,预计到2016年,杭州市保送生的比例将超过50%,十三中将有100个名额,也就是说排在100名以内的孩子都有保送机会。
问:我家孩子提了三个要求:不住校、课业负担不重、喜欢数学和科学,不知道十三中符不符合?
答:课业负担重不重,其实是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在学校抓紧时间写作业,回家就基本没什么作业了,有些孩子则要写到十点多。总体来说,我们的作业量不是很大。
问:刚升入初中,有必要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吗?
答:初一第一学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成绩更重要。如果确实要参加,我建议有针对性的选择,所有科目都辅导没有必要。比如我儿子,文科比较弱,我给他请了文科方面的辅导老师。我特别反对跟风上辅导班,容易导致精力分散,选择一两个重点科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