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杭州民办初中招生将进尾声 为“零门槛”下理性选择的家长点赞 点击次数:3.95万

    昨天上午,采荷实验学校率先公布了2014自主招生的名单,有144个孩子成为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初一新生。

  “我们家孩子被采实录取了,太开心了!”在收到采荷实验学校录取通知后,何妈妈第一时间在家长群分享喜悦,“我们孩子所在的班级平时成绩最优秀的学生都进了,学校看中孩子的综合实力。”

  家长们都议论开了,楚楚爸对该校的招生工作表示认可:“今年招400个学生,216个摇号,144个自主,40个特长生,清清爽爽。面谈家长可以陪看,录取名单公布得很快,比较透明。”

  本周民办初中招生进入尾声,热点学校基本已经面谈完毕,新生们将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绝大多数家长们对今年的民办招生过程比较认同,网上报名“零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相对教育公正公平,保证了每个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自主选择权,总体上家长选择比较理性。

  “零门槛”让教育公平向前迈了一步

  今年杭州民办初中招生最大的变化是实行网上“零门槛”报名,但电脑派位的比例由去年的70%降到了60% ,这一变化最初也在小升初家长中激起千层浪。

  有家长热捧,在电脑派位面前机会人人平等,每位学生都可以去碰碰运气,像去年那样到学校现场报名,又被劝退的现象没了,教育公平向前迈了一步。

  也有家长忧虑:零门槛会否出现盲目报名,大家都去博运气,报名人数出现爆棚,命中的几率会不会小了?

  然而,实际操作下来的结果还是让大家都松了口气——

  据杭州市教育局统计数据,4月23日-25日,网上报名签字确认的有7477人,占了今年小学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跟早几年“有门槛”时相差不大。其中11所报名数超过计划数的初中,网报确认签字的是7263人,共派位1532人,平均派位比为4.7:1。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这11所学校的派位比都有增长,比杭城历年来的派位比稍微高一些,出现了5所热点学校派位比同时超6:1的情况。但是,在“零门槛”的条件下,这种平稳增长都在合理范围内,报名并未出现此前估计的“井喷”现象。

       参加派位体现公平 家长理性对待落选  

  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蒋处长说,从今年网上报名数据可以看出来,家长对孩子有基本的定位,选择总体上比较理性,也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去适合的学校。 

  陈爸爸就经历了一番纠结。“女儿在一所不错的小学就读,成绩在班里算是中上,我们去过游园会,老师说自主招生进有点悬。”陈爸爸笑着说,要是放到去年,像小陈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就被现场报名时“劝退”了。

  “零门槛”网报给了小陈一次冲民办的机会。“报还是不报,家里都开过好几次家庭会议了,最后还是决定去试了,孩子自己想去,我们尊重她的意见。”

  遗憾的是小陈并没有被“馅饼”砸中,在收到学校的面谈短信后,她只能去博剩下的40%的自主招生名额,难度更大了。

  “我们就是周末有空闲去打酱油的,让孩子练练胆量,多些面谈经验吧,至于能不能进,一颗平常心。”富阳的林爸爸说。像小林一样抱着体验的心态去面谈的学生也有不少。

  5月10日上午,小陈参加完心仪初中的面谈,尽管还是落选了,但是一家人都比较淡定。陈爸爸说:“有机会参加派位已经挺公平了,接下去专心准备上公办吧。她底子不错,老师说三年努力下争取被保送。”

  从明年开始,杭州前八所重高保送生比例将提高到50%,总人数大约增加800余人,分摊到80多所初中学校,每一所初中学校可以增加8到10个名额,去公办争取保送的机会也很大。

         面谈条件提高竞争“残酷”  家长谨慎选择

  由于今年的60%用来摇号的招生名额实施“零门槛”报名,今年部分热点民办初中的自主招生面谈条件提高了。

  有资深媒体人爆料,某民办初中自主招生名额在100人左右,学校在网上报名前,就确定有意向学生约70人,实际可用名额才30来人。然而5月 10日,有300多名学生来该校面谈,要争夺剩下的30多个名额,10个学生中就有9个会落选。统观整个报名,11所学校共派位1532人,自主招生 1022人。报名确认总人数是7263。 7263人去抢2554个名额。

  一半以上的淘汰率,这也是选择民办学校的“残酷”之处。有不少孩子可能要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失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是家长最亟待解决的。有 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把这次失败看做一次增长经验,不是说你的孩子不如别人的,而是招生数实在有限,即使是一个班的尖子生被刷下的概率也非常 高,家长们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对于像派位这样的概率性事件,有机遇也要承担风险。因此家长更要谨慎对待孩子的每一步选择, 全方位评估孩子,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将选择权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