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杭城许多小升初家长都在做两手准备,一是网上报名,二是预备面谈。今年杭城民办初中招生新政是60%摇号,40%自主招生。电脑派位靠运气,想获得自主招生名额,要看孩子去学校面谈的情况。
其实不光是小升初,现在的中考保送、大学自主招生等,也越来越多引入面谈的方式,而出色的沟通能力是面谈一大利器。
近日,本报联合卡内基训练推出“卓越沟通班”,为期两天,就是要帮小学生学会沟通。
在沟通班蹭了两天课,记者目睹了许多小奇迹。48小时,原来对周围人事熟视无睹的“淡定哥”,成了神采飞扬的演讲者;活泼小子弄明白了搞笑和幽默的区别,成了演讲台上最吸引眼球的选手;说话超小声的腼腆小姑娘,后来都能鼓起勇气迎接陌生人的目光……
“淡定哥”
不淡定了
参加这次沟通班体验的,大多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上课第一天,在二十来平方米的教室里,他们围成两桌闷声不响地坐着。六年级小学生小张个头高,在学员当中最显眼,但也是最安静的一个。
热身阶段,老师出了一个简单的讨论题,让小学生分组讨论——想来这里学些什么。眼看其他孩子要么和同桌小声商量,要么自顾自拿笔在纸上打草稿,小张却一会儿摸摸鼻子,一会儿摸摸耳朵,一脸放空的表情,是这次沟通班的“淡定一哥”。
到了上台演讲环节,“淡定哥”总算有反应了,他挪着步走上台,身体却软趴趴地晃来晃去。
老师趁机偷袭,轻轻一推,小张无力地往一边倒去。“你推我,看能不能推倒我。”老师刻意“挑衅”,终于让“淡定哥”不淡定了,一下来了兴趣——用尽力气推老师,老师却屹立不倒。老师告诉大家,双脚微微趴开,背挺直,头朝前方,这样站得更稳;沟通时保持良好站姿,能给对方留下最佳印象。
第二天上课,全班一起玩故事串烧游戏,编一个以“非洲大草原”为开头、以“卡内基”为结尾的故事。
老师手上套了一个橡皮章鱼,身体前倾,四肢伸展开,模仿起章鱼的样子:“非洲大草原上出现了一只章鱼,它怎么跑到草原上来的呢?原来是一只狮子咬住章鱼,跑到了草原上。”老师的示范,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一群大象在追狮子,结果在大草原上引发了地震……”孩子们编起自己的故事。
“淡定哥”被逗得合不拢嘴,不知不觉加入编故事大军。在他嘴里,跌落悬崖的大象神奇地死而复生,之后一步一步艰难地爬回山顶,寻找仇人?小张破天荒地边说边动手,做着攀爬的动作,假装自己就是那头勇敢的大象。
最后一课,小张神采飞扬讲起了“我的梦想是当旅行者”,还时不时做几个手势跟场下互动。他自信地告诉记者:“下回参加升学面谈,我肯定能做到身体不晃不斜。”
活泼小子
学会了幽默
在体验班所有孩子中,小安东是最活泼的一个,而且超爱搞笑。老师问:“大家知道马云么?”他立马接口:“知道啊,神马都是浮云”,惹得大家一阵轰笑。
这个搞笑小子,两天培训下来,他是唯一一个给自己打十分的小学生,感觉自己彻底改变了。
因为小安东发现,幽默比搞笑更容易打动人,因为幽默是别人需要时提供的欢乐。他在两天的体验班里学到了幽默的真谛。
比如,老师让大家练习大笑。其他孩子还在犹豫,到底是笑不露齿,还是露出八颗牙齿,小安东却半弯身躯,放声大笑,手不停地拍打桌子。大家愣了下,然后都被感染了,尽情地笑起来,男生、女生、老师、助教,笑声高低起伏,连摄影师也忍不住捧腹大笑。
搞笑小子还利用这两天的功夫,专门学了沟通演讲的语调和手势。小安东坦白:“嘿嘿,以前我说话只会做一个手势,摊手。语调又很平稳,说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催眠。”
第二天下午,孩子们在一起讲《最难忘的经历》。安东成功调整了手势和语调,将爸爸从国外赶来开家长会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讲同学质疑“为什么你爸爸不能来啊”的时候,他把声音压低,一股悲伤的情绪袭来;用苍老沙哑的声音模仿奶奶:“安东啊,你怎么了?”;学爸爸浑厚喜悦的语调:“安东,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爸爸要回来了”
孩子一致认为,以后听安东讲故事,能睡着才怪!
这堂沟通训练课,让小安东萌发了当讲师的梦想。讲师最重要的是幽默,而在幽默的大道上,小安东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腼腆女孩
敢看陌生人了
四年级的小楼个子小小的,很是腼腆。体验课第一天,一来就坐在了离老师最远的一端,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手不停地摩擦下巴。
老师问她,怎样才能获得好人缘?她回答说不知道;老师不停追问,她顶多摇头作为应答。
卡内基训练的资深老师,见多了小楼这样的腼腆孩子,有的是办法。
第一招先把她调到最靠近老师的位置。
第二招,让小楼多多发言,哪怕就说一两个字也好。小楼慢慢地学会了别人讲话时,转过头去看着讲话的人。
课程结束时,老师问大家学到了什么,她主动站起来说:“我觉得说话的时候要做动作,还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这样别人会觉得舒服。”
要做到卓越沟通,两天课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就像一位家长讲的:“两天,给孩子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让他愿意去尝试,去突破。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有好情商,才有好未来!
孩子的改变
爸妈看到了
换作平时,48小时,充其量就是多上了十来节课,多认识了几个字、多做了几道题。可是孩子们在卓越沟通班待了两天,改变就大了去了:与人沟通显得更自然,讲话条理更清楚,声音更响亮,眼神更真诚,语调富有变化,肢体语言丰富,而且越来越放得开自己,让一起来蹭课的爸妈收获了许多惊喜。
吴昱辰爸爸:两天的课程有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这种开放的环境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去领会。我自己这两天也学到很多,包括上台演讲的手势、眼神、语音语调。
楼睿鸿妈妈:我发现,演讲不仅小孩子需要学,大人也需要学。在学校里,你会演讲,可以去竞选班干部,还可以提高跟同学的沟通能力。
何泽邦妈妈:孩子打开第一个手势、说出第一句话,就是很大的进步!
张展翼妈妈:和很多孩子一样,展翼升入四五年级后,就不愿意在很多人面前去表现自己。可这两天,他每一次的上台都有变化,最后一次上台时,他有意识地握住自己的手,不让身体晃动,令人惊讶。
张楠希叔叔:鼓励学生在互动中打开心扉,这是最关键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