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时间,走访33个县(市、区),对200多所学校展开调查。对于赴浙督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督导检查组成员来说,虽然过程十分艰辛,但结果却让人惊喜。
今天下午,国家督导检查组在杭召开会议,对浙江省33个县(市、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通过杭州市上城区等33个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报请教育部审定。
事实上,在2011年浙江省与教育部签订备忘录,确认了我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后,浙江省的大动作、新举措一直没有停过,包括备受称赞的“零择校”、门槛较低的异地高考、近期颇受关注的“减负”新通报制度、“小升初”零考试等。这些突破性的创举为浙江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2012年,教育部决定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认定工作,因而,在2012年8—9月,浙江省共有45个县(市、区)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其中通过省级督导评估有35个县(市、区)。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浙江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尽管此次督查很严格,但结果令人欣喜,接受检查的33个县(市、区)均已达标。此次评估,不仅为教育部今后在更多省市开展督导评估工作积累了经验,也树立了标杆。另外,浙江省有不少举措值得全国借鉴,像是近期即将出台的教师交流制度。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能力水平是影响择校的关键因素,该举措的出台,将有效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从而进一步提升浙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