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成绩好的学生愿意去,就连成绩差的学生也愿意去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对于“好学校”的标准,苍南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叶信迪向浙江在线记者道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评价视角。
5月7日起,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旗下52家分支站共同发起“寻找身边的最美学校”年度大型新闻行动。多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共同发现各地的好学校,诠释教育均衡大背景下“好学校”的新标准。
苍南县教育局局长叶信迪提出的“好学校”标准,事实上,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感受为标准的“以生为本”式解读。那么,怎么样能让优生、差生一个都不掉队呢?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叶局长告诉记者,苍南教育部门当前以及今后主要的主要任务,是抓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首要的师资均衡,其次是生源均衡,三是硬件均衡。
苍南县已经用3年时间投入3亿元,在148所学校开建355个项目,全县消灭C级危房。全县自2012年起严格执行“禁择令”,已初步实现“零择校”的目标。如今,摆在苍南教育前面的重中之重,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
2013年,苍南教育系统率先提出创建“绿色教育GDP”的目标,将围绕“安全、健康、质量”三个要素,大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在学生在学校里压力大、负担重,这种不正常的学习状态,让孩子的成长难以得到保障,不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对此叶信迪提出,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大对有偿家教的打击力度;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努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健康成长的“绿色教育GDP”。
其中,最关键的是提高课堂教育有效性,“提高单位时间的亩产量”。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4月,苍南教育局就开展教科研专题活动月,用行政推动、学校活动、教师参与的方式,正确处理好抓教学质量和开展其他工作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重点抓好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学校常规三种建设,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抓教学规范与教学质量的高潮。
未来,苍南教育系统将还将对此逐步进行常态化,出台加强教育管理规范,并通过激励机制,对校长进行能力提升,对教师专业化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