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没有回家作业,祝每位小朋友都能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今天下午,孩子在上城区某小学读书的张先生收到了这么一条班级短信,同时收到的,还有孩子开心雀跃的笑容。
距离第64个国际儿童节还有2天,上城区教育局在其网站上城教育信息港上,以最醒目的位置刊出给教师、家长们的一封信。信中倡议:老师在这个六一节不给孩子布置任何的作业,家长暂停孩子所有的培训班学习活动,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衣食无忧,倍受宠爱。然而,衣食无忧,却总没多少时间玩耍;拥有众多关爱,却要承载更多期待。每天都会有作业,每周都有培训班,即使有自由分配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孩子也会用来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他们不会玩,不知道该怎么玩……
又一个“六一”来临,在孩子十分宝贵的童年里,我们究竟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孩子们最想要的礼物又是什么?
在此次上城区教育局的公开信中,就此发出这样的倡议——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这个六一节不给孩子布置任何的作业,无论是笔头的还是口头的;希望我们的老师能用自己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孩子们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或几颗糖果;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在六一节暂停孩子所有的培训班学习活动,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心愿……
一位小学校长在看到这封公开信后,十分感慨。这封“六一”倡议书,对她而言,更像是一次提醒,一个让教育“静”下来的信号。“让我们努力,给孩子们一个可以永远珍藏在记忆中的快乐六一。”她说。
学校已经在行动起来了,作为家长,您又打算怎么给孩子过个不一样的“六一”呢?欢迎关注本网微信“教育进行时”(微信号:edu110)分享你的“六一”计划!
附件:在第64个国际儿童节来临前给教师、家长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再过两天就是第64个国际儿童节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对于这个节日都有过或多或少的美好回忆。“六一”国际儿童节由来于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是糟糕,他们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一批死去;有的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有的成为孤儿,无依无靠……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时光荏苒。64年过去了,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衣食无忧,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无忧无虑,只记得自己的生日,不会去关心父母的生日日期;他们生活在E时代,云时代,pad、iPhone是他们的玩具;他们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更多的人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已经很幸福很幸福了,是吗?可孩子们还是会觉得自己不那么幸福。他们说,每天都会有作业,从语文到科学,真做不完,有时想睡觉了还没做完;他们说,每周都有培训班,从英语到数学,中间间隔的时间只够匆忙吃几口饭;他们说,爸爸妈妈只关心他们的学业,很少和他们讲他们希望听到的话语……当孩子们无需为吃不饱穿不暖发愁时,他们有他们的幸福观。
今年的六一恰巧在周六,很多家长不用为请假陪孩子发愁了,但有的孩子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可能就要在作业和培训班中度过,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即使有自由分配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孩子也会用来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他们不会玩,他们不知道该玩什么,怎么玩?亲爱的老师、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想一想,这个六一,我们究竟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孩子们最想要的礼物又是什么?在大人的看护下,打着赤脚在小河沟里玩玩水;在草地上打滚,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在平坦的操场上用最快的速度跑一段距离,直至跑不动;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钓一次鱼;在大人看护下试着学学爬树……
在这里,我们向您倡议: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这个六一节不给孩子布置任何的作业,无论是笔头的还是口头的;希望我们的老师能用自己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孩子们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或几颗糖果;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在六一节暂停孩子所有的培训班学习活动,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心愿……
让我们努力,给孩子们一个可以永远珍藏于记忆中的快乐六一。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
201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