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学校,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全校都浸润在一片音乐的海洋里,每个学生手拿一把手风琴,吹弹齐进,琴声飘荡在整个校园,沁人心脾。而这所总有音乐相伴的学校就是苍南县灵溪二小。
“我总有一个这样的梦想,期盼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艺术舞台上的小明星一样,有着抖擞的身板,灵光焕发的眼睛,嘴角上扬的笑颜。”说这话的是苍南县灵溪二小校长李吉。
他表示,灵溪二小的教学质量一直很好,学生的知识科学基础也十分扎实,“但我有一个感觉,我们的学生成绩是很好,但灵性不够。”李校长说,“现在的孩子综合素质还需加强,我感觉只会读书的孩子,目光呆呆的,缺少一种气质。”
于是“器乐进课堂”就成了灵溪二小的一大办学特色,学校规定每个学生一定要人手一把口风琴,器乐也一定要融合到音乐课中,让学生在器乐艺术中培塑灵气。
李校长介绍,在口风琴教学实施中,学校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带着器乐进课堂,并确保器乐教学有相应比例的课时。“我们要让走出灵溪二小的每一个孩子能够演奏一种乐器!”
灵溪二小本着“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从音乐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把器乐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功课表,每年还举办各类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渠道全方位开展班级、年段、全校性口风琴表演展示活动。“我们要真正地让每个孩子自主、平等地参与到其中。”
“我们力求通过特色课程的打造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丰腴学校办学的双翼:质量+特色,从而实现比翼双飞。”李校长很形象地将成绩提高与灵性培养比作学校的一双翅膀,只有左右两翼均衡发展,才能保持学校稳步快速的成长。
李校长最后还告诉记者,他们接下来有个设想,就是想把口风琴跟浙南的渔鼓、畲族的民谣等有地方乡土特色的资源结合,从而挖掘孩子们更接地气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