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开的全国生命教育2013年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提出,生命教育的不仅仅应该在大学,中小学都有这个责任。“生命教育在学校中落实的关键在课堂,我建议所有学校能够尽可能开设《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
作为国内生命教育研究的前沿者,肖川近几年做了不少调研。他发现,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少地区已经开展了区域性的生命教育实验,像是湖北咸宁、福建泉州等。另外,一些有前瞻性的学校,也都自行开展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大概加起来有2000多所学校。然而,相比庞大的基数而言,这个数字还是微不足道的,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据了解,杭州这几年也正积极探索生命教育,不仅组织了多次生命教育活动的交流,以班会、团队活动、春秋游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的生命体验活动,也发起了生命教育走进家庭的活动,受到了广泛好评。
在校本课程方面,以江干区为例,已形成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茅以升实验学校、四季青小学、天成教育集团等10所生命教育实践学校,初步实现了生命教育“全区均衡发展,学校亮点频现”的良好局面。
名词解释: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它旨在通过教育,倡导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