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天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的成立,好“保姆”、好“看护”、好“月嫂“等会越来越多,浙江的家政服务业也将会有质的飞跃。
据悉,联盟由设有家政服务专业的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和有关单位自愿组成,旨在是为成员单位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培训、科学研究、学术研讨,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帮助,逐步建立起一种符合浙江社会需求的、可持续的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模式。
家政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成为服务行业的重要部门。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家政产业繁荣发展阶段,日本的学者甚至认为他们有一个“家务雇工时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尤其是老年社会的加速到来,社会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家政服务及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提出了迫切需求。
浙江树人学院院长徐绪卿告诉记者,单从浙江来说,尽管发展很快,但还是存在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等致命性的问题。一方面,人才培养不够多,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又与日俱增,人才的缺失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作为最早并且也是为数不多的开设家政服务专业的高校,浙江树人学院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家政服务管理类专门人才,也积累了很多家政服务人才教育培训经验。院长徐绪卿被推举担任首届“家政联盟”的理事长。
当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现状,除了观念问题外,工资低也是因部分原因。
对此,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认为,联盟的成立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譬如,联合劳动部门,制定一个行业指导价,确立一个标准。不仅能增加职业的吸引力,也能增进社会大众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另外,联盟的新举措和制定新标准,能让年轻人觉得这个行业是蓬勃的、有活力的,自然会加入进来。
另外,鲍学军还透露,2013年,浙江将制订完善家政服务职业培训标准,招收培养1000名中高级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并在全省6所普通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中试点开设“婴幼儿护理”方向和“老年护理”方向,增加家政服务的相应课程。